钢价疲软、利润下滑,钢企如何应对?
全国247家钢铁企业盈利率由今年3月的83.55%大降至6月下旬的15.15%,下降近70个百分点。
近日,多家上市钢企发布上半年业绩预告,利润出现大幅下降。
年初以来,受国际形势复杂严峻、国内疫情散点多发、产业链供应链运行不畅等因素影响,钢材市场呈现“供给减量、需求偏弱、库存上升、价格下跌、成本上涨、收入减少、利润下滑”的运行态势,企业生产经营面临较大挑战。
业内分析,随着钢企减产对原料需求减弱,进而带动成本下移,叠加下半年稳增长政策预期,需求回升、供需关系改善,价格有望震荡回升,带动钢企盈利修复。
钢企亏损面加大
日前,钢铁央企鞍钢集团旗下上市企业鞍钢股份(000898.SZ)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2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7亿元,同比下降约67.37%。
对于利润的大幅下滑,鞍钢股份解释,上半年焦煤、焦炭、合金等主要原燃材料价格同比大幅上涨,铁矿石价格仍高位运行,对生产成本冲击较大。下游端,今年3月以来,受疫情影响,钢铁行业下游需求疲软,钢材价格持续下跌。受到采购端和销售端双重影响,钢厂利润空间被明显挤压。
此外,安阳钢铁(600569.SH)预计净利润亏损7.5亿到9.5亿元,柳钢股份(601003.SH)预计净利润亏损9.5亿元,西宁特钢(600117.SH)预计净利润亏损4亿到6亿元。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范铁军表示,当前行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主要原因在于受疫情多发及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影响,房地产、机械、汽车、家电、造船等主要下游用钢领域和行业运行低迷,钢材消费同比下降。
受市场需求较弱的持续影响,今年4月份以来,钢材价格持续快速下降。7月13日,螺纹钢主力期货价格跌穿3900元/吨,最低至3857元/吨,与6月10日最高的4834元/吨相比,1个月时间暴跌了近1000元/吨。
从成本端来看,在4、5月份原料价格高位带动下,整体成本较上年同期明显上移。兰格钢铁研究中心测算数据显示,上半年兰格钢铁生铁成本指数均值为164.2,较上年同期上升2.9%
成本上升、钢价下降导致钢企利润率降低。我的钢铁网日前发布的调研数据显示,全国247家钢铁企业盈利率由今年3月的83.55%大降至6月下旬的15.15%,下降近70个百分点。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1~5月,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利润同比下降64.2%;同期,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的大中型钢铁企业吨钢利润同比下滑46.84%,亏损面达到23.91%,其中5月份亏损面达到31.52%,而且呈现加剧的态势。
钢铁第一大省河北公布的《2022年5月份全省分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显示,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168家企业亏损,亏损额达65.6亿元,同比增加568.6%。
随着亏损幅度加大,钢铁企业生产积极性明显下降。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1~6月,中国粗钢产量52688万吨,同比下降6.5%;钢材产量66714万吨,同比下降4.6%。6月,中国粗钢产量9073万吨,同比下降3.3%。
兰格钢铁研究中心主任王国清分析,下半年钢铁产量预计将呈现环比下降、同比回升特征,从当前粗钢压减政策的导向来看,如果按照全年粗钢产量减量1000万吨测算,预计下半年粗钢日均产量将在270万吨左右,对比上年同期(255.1万吨)将增加15万吨左右;如果减量幅度减少,则增幅更为明显。
下半年钢企盈利有望好转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日前召开二季度部分钢铁企业经济运行座谈视频会议。企业代表认为,目前全球通胀压力持续攀升,国际大宗商品市场波动加剧,铁矿石价格高位运行,特别是焦煤、焦炭等价格大幅上涨,对钢铁生产成本的冲击较大,钢铁企业的经营难度进一步加大。
中钢协指出,在国家稳增长的目标下,随着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和复工复产的推进,钢材需求将逐步释放,基础设施建设发力将对钢铁需求产生一定的拉动作用。但由于适逢消费淡季,且房地产、家电等主要用钢行业消费恢复仍有不确定性,钢材需求改善或将不及预期,钢材价格水平有望跟随需求有效释放震荡上行。
今年以来,国家稳增长政策不断发力,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见效,着力稳住宏观经济大盘。专项债提前下达使用,财政、货币靠前发力,扩投资、促消费、稳地产同步加力,全方位支持实体经济,国内经济有望在下半年逐渐转暖,带动下游需求特别是基建、汽车、家电、工程机械等用钢需求逐步恢复。
王国清认为,目前钢铁市场价格已经跌至2020年12月份以来新低,当前市场在季节性和国外加息周期影响下,市场信心受挫,短期市场仍将弱势运行。但随着稳增长效应加快显现,季节性影响逐步转弱,预计下半年国内钢材市场将呈现底部震荡回升的局面。
“随着钢企减产,下半年供给环比减量对铁矿石、焦炭原料需求会有减弱,进而带动成本下移,叠加下半年稳增长政策预期,需求环比回升、供需关系趋于改善,价格有望震荡回升,带动盈利有望获得恢复。”王国清说。
面对行业亏损,多家钢企也积极应对、展开自救。比如,中信泰富特钢指出,将积极应对行情变化,一是大力压降各项费用,提质增效;二是进一步发挥品种结构优势;三是创新驱动,强化科研支撑;四是持续提升细分市场行业竞争力;五是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双碳工作和数字化转型升级。
安钢集团表示,当前降成本、提效益是重中之重。要高度重视降成本和提升钢材平均售价工作,特别是要把降低生铁成本,作为当前第一位的工作。要迅速把铁前生铁成本降下来,把高附加值产品比例提上去,提升直供直销比例,增强安钢产品成本竞争力和创效能力。
湖南钢铁要求,思想上从过“好日子”向“紧日子”“苦日子”快速转变。强化以市场为导向的理念,亏损产品不生产,微利产品要限产。重点推进进口矿、炼焦煤等大宗原燃料互给互补,在维持正常生产的情况下,确保全集团原燃料库存降至最低。持续提高生产组织能力,全面降低产成品、半成品库存等。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执行会长何文波表示,虽然经济总体需求目前仍然偏弱,下游产业钢铁消费水平未达预期,但在国家正在启动需求的各项措施中,加大基础设施和建设领域投资的预期效
果相对其他领域更加现实,钢铁相对需求在现在的基础上有望改善。当前不仅要关注需求总量的变化,更要关注新材料、新基建、新领域、新业态等消费结构的新变化,减量中有增量,要密切关注。
何文波强调,展望下半年,困难很多,挑战很大,但随着经济整体形势逐步趋稳,各项保增长措施逐步落地,钢铁行业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的作用将得到进一步发挥,在需求结构调整中实现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钢材价格下跌是什么原因?帮你分析一下!
各种钢材的价格团体狂跌,以螺纹钢材HRB400E12MM上海市价格为例子,10月9日价格冲过6170的巅峰,接着便打开下跌安全通道,40天之后的11月18日,跌到了4870,涨跌幅超出20%。实际上从2021年5月份逐渐,钢材价格就早已发生多头空头矛盾了,例如5月11日价格6220,到月末跌至4910,接着的5个月时间里,价格有涨有跌,但整体保持增涨的发展趋势,一路从4910涨到了6170。
短短的一个月的时间,涨跌幅超出20%,来看看钢材价格下跌是什么原因?钢材还会继续下跌吗?
钢材价格下跌是什么原因?
最先,剖析一下钢材价格下跌的缘故有什么:
第一,铁矿砂价格、海运费同?i下跌:
在我国钢材生产制造领域对进口的矿石的依存度比较大,因而铁矿石进口价格、海运费最后都能主要表现在钢材价格上。
从2021年5月份逐渐,铁矿砂的入口价逐渐下跌,一直维持到时下,例如截止到11月3日,青岛港PB粉日环比下跌55元/吨。
第二,受中国地产行业主要表现欠佳的危害:
近期一段时间,房屋领域主要表现不佳,交易量数据信息不景气,许多房地产企业遭遇资金回笼的工作压力,资金回笼少的与此同时造成开工率低;
再累加北方地区进到冬天严寒气温,一部分施工工地周期性停产。
以上两层面的缘由都促使房地产这一耗品大户人家对钢材的需要量有一定的减少,从供给与需求危害价格的方面而言,钢材价格下跌实在是必定。
第三,受然料价格下跌
以往一段时间,特别是世界各国宽松货币政策下,贷币加水造成原材料的价格发生了普涨的状况,例如混凝土、煤碳等价格都出现了较急剧的增涨。
前一段时间的拉闸限电又造成各生产公司对原料的需求大降,受此危害,在要求端不景气的情形下,包含煤碳以内的多种原料发生差异水平的价格下降。
以炼铁需要的煤碳来讲,单是10月份,价格就从近4000元跌到不上2000元,减幅做到50%。
综上所述三个缘故,炼铁需要的铁矿砂价格下跌、煤碳价格下跌,就连海运费也腰折了,从成本费视角而言,钢材价格没有不下跌的大道理;再从供求关联视角考虑,受地产行业主要表现欠佳的危害,资金回笼慢、开工率低,这种都造成耗品大户人家对钢材的需要量进一步下跌,价格随着下滑。
那么钢材还会继续下跌吗?
短期内看来,2021年第四季度,价格再次下跌的机率非常大,缘故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不论是各港口或是钢材厂,铁矿砂的储藏量都贴近于最高值,因此就算将来铁矿砂价格上涨,原料的廉价优势仍然仍在,不容易马上引起钢材价格增涨;
2,房屋领域未有显著转暖的征兆,顾客选购激情依然并不大,短时间开工率不容易大幅增涨;
更何况春节将至、北方地区也慢慢进到暴雪天气,房地产企业在第四季度遭遇比较大的薪酬、原料购置款开支的工作压力,不太可能再提升开工率提高开支,资金回笼在年末会优先选择确保人力支出、供应商资金回笼。在开工率不容易提升的第四季度,对钢材的需要量当然不容易持续上升,价格也就会有进一步下跌的很有可能。
从以上2个视角而言,最少在第四季度,乃至持续到中国春节,钢材价格仍然有下跌的区段。
但是,假如把时间变长到2022年第一季度,伴随着各领域、各制造业企业、房地产企业在春天相继动工,对钢材的需求会迎接一个高峰期,那时候价格回暖的概率就大大增加了。
6月榆林市钢材价格持续下跌
6月榆林市建材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钢材价格下跌,水泥、玻璃价格均呈上行走势;与上月相比,钢材价格持续下跌,水泥价格稳中有降,玻璃价格维稳。
市场价格变化情况原因分析:
(一)钢材价格持续下跌
本月监测的五种钢品价格均呈下行态势,均价4524元/吨,环比下降9.34%,降幅较上月有所扩大。原因分析:一是美联储加息,对大宗商品价格形成较大压制。6月16日,美联储宣布大幅加息75BP,由于本次加息幅度略超此前市场预期,导致美国金融市场出现小幅波动,短期内对我国出口贸易造成一定影响,致使国内钢价有所下行。二是今年淡季需求不足特征明显,供求矛盾突出,库存压力上升,导致钢价加速下滑。钢厂采购铁矿石的积极性下降较为明显。近期,铁矿石期货、现货价格均出现明显下跌。据有关机构监测数据显示,6月10日以来,铁矿石现货价格每吨下跌约29美元,下跌幅度约20.56%;期货方面,铁矿石主力合约跌幅约为20%。其中,螺纹钢6月10日以来下跌550元/吨。目前,海外铁矿石生产及发运速度较前期均有所加快,同时国内铁矿石产量加快释放、供应充足。预计后期随着疫情形势逐渐转好,钢需将逐步恢复,叠加原材料成本支撑较为稳固,钢材估值仍存阶段性上升空间。
(二)水泥价格稳中有降
本月监测的两种水泥价格“一降一平”。其中,普通硅酸盐水泥(42.5强度)各县市区均价457.00元/吨,环比下跌6.16%;水泥(32.5强度)均价420.00元/吨,环比持稳。原因分析:6月份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各项政策的落地和逐步发力,水泥需求有所回升,但梅雨、汛期、农忙等季节性因素仍在,需求恢复情况相对有限。供应端生产虽持续收紧,但库存压力仍在,价格下行趋势明显,部分地区水泥价格已跌至低位。预计后期我市水泥需求将持续回升,加之原料价格支撑,水泥价格或将逐步趋稳。
附:6月份榆林市建材价格监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