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价上涨的五个原因
铜价已从 2020 年 3 月的低点上涨了 125%,是自大流行开始以来价格创下历史新高的大宗商品之一。有几个因素促成了铜价的上涨。以下是对每一个的详细介绍。
铜供应增长缓慢
在过去的 30 年里,铜的采矿产量增长速度远低於大多数其他金属,仅增长 123%。同期,铝产量增长 256%,铁矿石产量增长 257%。自 2013 年以来,铜矿产量增长缓慢,每年仅增长 1.7%,不到铝业 4.6% 年供应增长速度的一半。
铜供应增长异常缓慢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从 2010 年初到 2016 年初,铜价下跌了 58%,接近金属的生产成本,从而阻碍了对矿山和矿石加工设施的新投资。其次,铜矿石的铜含量随著时间的推移而稳步下降。虽然已发现的铜总储量继续攀升
,但提取铜的成本一直在上升,其中很大一部分成本是能源。
能源成本和铜
采矿和精炼金属是一项能源密集型业务。因此,铜价往往与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以及其他原油基准的价格有很大的联动性。过去,人们可能会认为这种关系主要是在投入方面:原油和天然气价格的上涨/下跌使得开采和精炼铜的成本更高/更低。这个假设在今天仍然有效。
然而,2021 年石油和天然气价格的大幅上涨可能会刺激对风能、太阳能、电池和电动汽车等替代技术的兴趣,从而提高对铜的需求, 所有这些都意味著 直接或间接地使用铜。在拥有世界 75% 人口的欧洲和亚洲尤其如此,那里的天然气价格已上涨至北美水平的 7-8 倍。
能源转型
能源转型可能会产生对铜和锂和钴等其他金属的强劲需求 。在过去的十年中,太阳能的成本下降了近 70%,而电池的成本 下降了类似的幅度。自 1990 年以来,太阳能和电池存储的成本下降了近 98%。如果这种趋势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持续下去,我们可以想像一个丰富的无碳能源的未来,但需要更多的铜线。
这种转变在地面交通中已经变得很明显。2021 年,全球电动汽车 (EV) 的销量猛增 160%,达到 260 万辆。此外,这些电动汽车占全球汽车销量的不到 4%。如果电动汽车的销量继续以如此快的速度增长,相对於内燃机汽车的市场份额增加,这意味著对铜和其他金属的潜在需求强劲增长。电动汽车的成本一直在迅速下降,到 2020 年代后半期,电动汽车的成本可能会低於内燃机驱动的汽车。
消费者需求的大流行转变
在 2019 年 12 月至 2021 年 12 月期间,美国消费者在制成品上的支出增加了 18%,但在服务上的支出仅增加了 6%,而且他们并不孤单。在美国和世界各地,消费者转向购买更多制成品,包括消费电子产品和其他含有大量铜的物品。
然而,世界大部分地区正在恢复新版本的正常生活,在世界大部分地区,消费者似乎将把他们的支出重新转向体验,而不是购买制成品。这可能会限制铜的需求增长,也可能阻碍中国的出口增长。在短期内,消费者需求的这种转变可能会抵消能源转型导致的铜需求增加的部分影响。
今日铜价大涨,“铜博士”又回来了
铜价 就像过山车,跌起来如洪水猛兽,涨起来如野马脱缰。上个礼拜铜价天天大跌,几乎以每天跌2000元/吨的幅度暴跌,跌成了狗。把铜界同仁跌得晕头转向、叫苦不迭,库存大的估计家里天天炸锅,决策者所受的埋怨铺天盖地,就差没找个地缝钻下去了,全然没有了涨价时候的众心捧月。人呢!请善待决策者吧!他们无时无刻不承受着常人难以承受的压力,今天的上涨又可以让决策者在家里挺一下腰杆了[呲牙]
今日开盘后,首先是内盘翻红大涨, 外盘 弱稳。
上海现时价铜55110涨510铝17625涨340铅14970涨450锌22420涨535 伦铜 7142跌32铝2345涨5
随着盘面的上涨,10:17沪铜已涨到55640,外盘已经突破7200美元,上涨还在持续中。上个礼拜五铜价跌到谷底,铜的美名不再,“ 铜博士 ”称号不再受人待见,铜不再是抢手货,焉然成了烫手山芋,持货商把它当成了“丧门星”,早把它“铜博士”的美名给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今天铜价的上涨又让大家换了一副嘴脸,持货商在家人面前也抬起头来了,“铜博士”也开始让人待见了,“铜博士”又回来了。
但是“铜博士”能不能彻底回归,尚且需要时间去印证,因为年内 美联储加息 还不会解除,会从金融层面压制铜价的上涨,全世界的疫情还存在高度不确定性,随时都可能影响铜价的上涨。
鉴于以上种种原因,我们还是一如即往的建议大家保持快进快出的经营策略,大家明白“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道理,也就明白我们信息团队的苦心了。
河北今日最新铜价
宏观1、昨天美国公布的6月PPI同比上涨11.3%,前值为10.8%。环比增长1.1%。核心PPI同比上涨6.4%。在6月以来大宗大幅下跌,未来预期通胀会逐步下降,但当前通胀远高于2%目标。昨天联储多位官员降温7月加息100个基点的预期,但9月继续加息75个基点,年底利率超过3.5%的预期逐步形成,利空加剧2、欧盟发布经济展望报告,小幅调降欧盟经济预期,大幅调升三、四季度通胀预期,因天然气和电力价
铜价涨这么厉害,本质上,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根据伦敦金属交易所 (LME) 的数据,LME3个月铜期货(最活跃合约)价格在4月的最后一周一度突破每吨10000 美元大关,也就在五一假期后,涨势愈发凌厉,并在5月10日一度攀升至10747.5美元/吨的历史新高,突破2011年2月创下的10190美元的纪录高位。今年迄今,铜价已涨超20%,去年3月的低点至今涨近110%。
这是一场蓄势十年的超级商品周期,如果说早前需求面的复苏仍缺乏可信度,但愈发清晰的一点是――供给面的短缺恐怕不是短期可以解决的。早在2021年年初发布的文章中,我们就提及2021年伦铜目标价将突破10000美元/吨,并认为在春节的季节性消除之后,多重支持因素将助力铜价冲高――大宗商品牛市、美国基建刺激预期、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全球经济重启等。
如今,经历了3月、4月的盘整,我们认为大宗商品已重新启动。高盛的报告近期也将12个月目标将从10500美元/吨提升到11000美元/吨,美铜亦将继续上攻(Commodity Watch――Starting the next leg higher, Apr 28)。从投资角度看,看多的理由又多了一个――再通胀交易完好,而大宗商品相对于美国股市仍然显得便宜,前者也相对免疫于加税的冲击,一般认为大宗商品将逆转近十年来表现不敌标普500 的局面。
铜价盘整完毕后继续上攻
随着全球疫情冲击市场,根据彭博数据,铜价在2020年1月中旬至3月中旬期间下跌了逾30%。然而,当美联储在同年3月降息并实施刺激措施时,美股和铜都跌至低点,到2021年2月,美股和铜价都涨超100%。在此期间,美元明显走弱,同时世界各国政府和央行释放了大量的财政和货币刺激。如今,随着信贷周期的全面展开、疫苗接种的推广和刺激措施仍在实施,铜价继续受到支撑。
根据LME数据,截至5月7日收盘,伦铜报9806.75美元/吨,在4月29日突破10000美元大关后小幅回调。但整体而言,上行态势不改;根据TradingView,CME铜也在不断冲高,逼近4.5美元/盎司,接近2011年以来的新高。
美铜逼近2011年高点(如今已突破4.7美元/盎司)。
多种力量共同帮助支撑了这种“红色”金属。供给瓶颈难以迅速修复是涨价的一大原因。在全球产业链中,需求及生产复苏的不同步加剧了通胀预期的上行,特别是在大宗商品领域,资源国都属于经济和疫苗普及比较落后的国家,而消费国集中在正受益于疫苗普及的发达国家,因此大宗商品的涨价预期仍居高不下。
智利的罢工问题近期仍在扰动市场。早在4月26日前后,供应问题再次提升了对今年市场供应趋紧的预期,铜价此前的几天就开始蓄势朝2011年7月以来的最高水平上攻。StoneX资深金属分析师Natalie Scott-Gray当时表示,“事实上,智利港口工人周初上午呼吁采取罢工行动。早些时候智利国会以高票通过一项议案,允许工人从其养老基金中进行第三轮提前支取。但该国总统塞巴斯蒂安?皮纳(Sebastian Piner)出面阻止了议案,引发了罢工呼吁。在全球铜矿产量中,智利的产量占到四分之一。”
同时,需求端的复苏也进展顺利。例如,中国大宗商品需求恢复良好,铜进口额同比增速在几个月减速之后再次加速,铁矿石进口增速也在加快。此前铜在3月到4月的回调恰逢中国春节后的一段周期淡季,高盛的研究显示,中国农历新年会导致电解铜价格出现较强的季节性变动,铜库存积压是历年常态。在过去5年,库存都在一季度平均上升了30万吨,光是1月就占了8万吨。但是今年的前两个月,全球电解铜库存反而下降了6万吨,创了纪录新低,这是因为全球供给瓶颈导致海外期货交易所库存偏低,这也是为何在短暂的调整后铜价很快崛起,并在4月突破了2月下旬的前高。
尽管全球经济复苏仍将是不均衡的,但这种不均衡更多是步调或顺序不同,而并非是“背道而驰”,原因是疫苗普及速度不同,因此全球再通胀主题也将保持不变。虽然进入超买区域,铜价的长期上涨趋势保持完好,伴随着持续增强的短期上涨动能,彭博数据显示,近期COMEX管理型基金的长期头寸提振了铜的人气。
蓄势十年的商品将跑赢美股
很多人都觉得,铜太贵了,全球需求很难大幅放量。尤其是持悲观看法的人士认为,和中国不同,寄望于美国大搞基建刺激历来都是天方夜谭,很多预期仅仅停留在政策呼吁本身,真到落实起来,往往会遭遇到各种私营部门的阻碍。这也是去年底展望2021年时很多看空铜价者的看法。
但一切都是相对的。放眼望去,什么都在涨价,且不提美股,所有商品品种都在叠创新高,例如供给并不短缺的铁矿石也在其列。4月27日,最具代表性的中品矿石价格指数普氏62%铁矿石指数报193.65美元,首次创下了历史新高,在此后的5月10日更是触及229.55美元。同时,其他农产品价格也不断飙升。
相对来看,尤其是和股票相比,机构目前并不觉得铜价贵了。渣打全球首席策略师罗伯逊在4月时的报告(SCB Global Macro Strategy – SMS ?C Champions league, Apr 18)中表示,“虽然铜价从2020年3月的低点已经上涨110%,布伦特原油从2020年4月的低点已上涨250%。然而,由于美股走高,我们认为大宗商品相对于美国股市,仍然显得便宜。这两个资产序列应将受益于全球再通胀交易,但是由于美股估值已持续攀高,收益动能出现潜在损失的缓冲空间已较单薄。未来一段时间,美股或许也将体现即将到来的加税风险,相对而言,大宗商品对此能够相对免疫。我们仍认为,大宗商品将逆转近10年来表现不敌标普500的局面。”
的确,这是一场酝酿了十年的超级周期。虽说铜较去年3月的低点反弹超100%,但要知道,2008年12月至2011年2月期间,铜价涨幅超过了250%。在不少老交易员看来,商品行情仍只在中场,对他们而言,那些现在觉得商品贵的新手投资者,可能只是没见过真正的商品牛市。
上世纪70、80年代是经典的大宗商品牛市,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美元贬值、石油危机、超级通胀是背后的推手,但80年代后商品进入漫漫熊市。投资大师罗杰斯(Jim Rogers)在其著名的 Hot Commodities一书中就有提到,当时他离开了和索罗斯创办的量子基金后,商品熊了多年、价格非常便宜,正当他想要大干一番时,却发现在去开大宗交易账户时,整个投行商品研究团队都被裁员了。当年新一代华尔街从业者都没见过真正的商品牛市,正如现在的很多从业者没见过08年危机后的商品牛市一样。
一旦行情启动,一般都会维持一年多,当前持续了半年多。例如,2008年危机后,第一轮量化宽松于2009年开启,当时市场甚至预计会出现恶性通胀,尽管核心通胀并未抬头,但在弱美元、经济复苏、流动性宽松等条件齐备下,那波大宗商品都涨了100-200%。2010 年时,众多对冲基金开始加仓智利矿业化工(SQM)、淡水河谷等资源股。直到2011年3月前后,油价先见顶盘整,白银和铜则分别在同年4月底和6月左右见顶,后面意外爆发了欧债危机,导致通胀逻辑终止。
绿色电气化趋势的加速将驱动铜需求强劲增长。
如今的不同点在于,铜的新需求又开始涌现了。在低碳转型和电动汽车热潮下,铜的需求预计将持续增加。例如,根据Wind,一辆电动汽车使用的铜大约是传统汽车的4~5倍,而混合动力汽车使用的铜大约是传统汽车的2倍。因此,仅仅通过向市场推出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车,铜的需求就已经增加了。如果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电动车销量继续增长,对铜的需求可能会呈指数级增长,做多铜和做空石油可能会成为这10年的价差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