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江智能 钢材批发 2022年钢价走势图k线图

2022年钢价走势图k线图

数据说明

2022年07月数据说明:2022年07月数据为7月15日数据,非最终数据。即2022年07月的数据会在后续几天继续更新。

废钢

年份数据

前后两年比较

数据

1) 废钢数据

2022年07月 2022年06月 2022年05月 2022年04月 2682 3105 3426 3534 2022年03月 2022年02月 2022年01月 2021年12月 3510 3371 3392 3315 2021年11月 2021年10月 2021年09月 2021年08月 3061 3402 3501 3485 2021年07月 2021年06月 2021年05月 2021年04月 3486 3446 3294 3322

废钢同比增长率

年份数据

前后两年比较

数据

1) 废钢同比增长率数据

2022年07月 2022年06月 2022年05月 2022年04月 -23.06 -9.89 4 6.38 2022年03月 2022年02月 2022年01月 2021年12月 12.94 10.26 16.6 15.57 2021年11月 2021年10月 2021年09月 2021年08月 11.75 27.7 33.52 31.06 2021年07月 2021年06月 2021年05月 2021年04月 35.1 33.94 32.08 40.87

年后钢价怎么走?2022年度走势预警报告

2022年钢材价格指数走势预警报告

年度预警色标:蓝色偏绿

预警周期:2022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

本期观点:供需双降 均价下移

关键词:政策 双碳 供给 需求

前言:2021年是我国“十四五”开局之年,国家产业政策发生了重大调整,对钢铁行业实行“产能产量”双控、取消钢材出口退税、并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等,在这些政策影响下下,我国钢铁行业不但迈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同时也开启了低碳发展的新征程。在这个过程中,钢铁企业盈利水平达到历史峰值。具体到市场,2021年我国钢材价格呈现大起大落:五月之前,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国际市场需求提升,加上国内疫情防控常态化,制造业、房地产业、基建投资等拉动,并在资本市场的炒作下,钢材价格一度狂飙,创下了历史新高。进入5月份后,政策面发力,推出措施控制基础原料等价格过快上涨,随后钢铁等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大幅回调。三季度,受全国范围的限电、限产消息提振,供给端收缩明显,钢价再度走高。四季度,在国内经济增速回落,尤其是房地产行业“雪崩”的带动下,钢铁市场价格震荡调整,成本支撑下行空间。2021年度,国内建筑钢价分别在5月和10月出现过两次“摸高”,与我们去年的判断基本吻合,但全年的涨幅超出了预料。

2021年,工信部定调确保全国粗钢产量同比下降,自6月下旬起,各地区减产逐步开展,粗钢产量逐月回落,7月份起粗钢产量首现同比下降。在钢铁产量压减、能耗双控、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错峰生产、以及冬奥会管控等政策措施联动约束下,2021年粗钢压减任务目标圆满实现:1-12月,我国粗钢产量为103279亿吨,同比下降3%,全年粗钢产量比2020年减少约3300万吨,也是国内粗钢产量继2015年以来第二次负增长。

展望2022年,国际形势复杂多变,而国内经济发展则受到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因此在经济下行与政策托底对冲的逻辑下,我们判断,2022年钢价重心会有所下移。具体来看,在“双碳”的背景下,2022年供给端有望保持低位,而需求端受国际需求放缓,国内地产投资减速等影响,将呈稳中下降态势,供需双降格局或贯穿全年,在某些时间窗口,需求下行幅度会大于供给收缩力度。尽管存在这些风险挑战,总体来看,我国经济持续恢复发展的态势没有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因素没有变,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条件也没有变。从全年看,经济有望实现稳中求进,预估2022年我国GDP增速仍将在5%以上。

2022年的国内钢材市场将会如何演变?政策面会有哪些消息,投资增速是否出现变化?钢铁行业去产能、产能置换、环保治理等各方面有什么新的动向?铁矿石、废钢、煤焦等原料价格如何波动?钢铁企业的利润空间怎样?带着诸多问题,我们一起进入2022年国内钢材市场形势探讨。

一、2021年钢材市场形势回顾

1、2021年钢材价格行情走势回顾

第一个阶段为春节之后到5月上旬,具体表现为全球经济复苏和年后钢铁需求集中释放,叠加货币宽松政策和炒作的影响,大宗商品连续大涨,钢价持续走高;特别是在“五一”之后,政策面提出压减钢铁产量,资本市场对供需偏紧预期强烈,钢材现货价格也攀升至历史最高点;第二个阶段为5月中旬到6月末,在国务院出台保供稳价政策打压下,投机炒作泡沫被挤压,现货钢价大幅回落;第三个阶段是7月初到10月上旬,在“能耗双控”大环境下,各地压减产量动真格,而原料价格持续上升,成本支撑作用趋强,供需结构再次失衡,带动钢价二次上行;第四个阶段是10月中旬到12月末,由于旺季需求被证伪,以及原料价格下跌导致成本坍塌,钢材价格大幅回调,并在12月份触底走稳。根据西本资讯数据,2021年钢材年均指数为5265元,而2020年钢材年均指数为3956元,均价环比大幅上涨1309元/吨。

从全年看,螺纹钢期货行情与现货趋势相近,年初到5月为加速拉高阶段;5月到6月为冲高回落阶段;7月到10月呈震荡上涨行情;10月到年末在快速下调后进入震荡筑底阶段。全年呈宽幅震荡格局,振幅超过2000元/吨,其中5月12日,螺纹钢主力合约收盘价报6171元/吨,创年内最高点。

2、2021年国内钢材市场运行的主要特点

(1)2021年国内钢价结构趋势收紧,品种价差逐步收窄,均价整体提升。

具体来看,截止2021年12月31日,统计的螺纹钢指数为4990元/吨,比2020年末上涨270元/吨,涨幅5.7%;热轧板卷价格为4776元/吨,比2020年末上涨260元/吨,涨幅为5.8%;中厚板价格为5040元/吨,比2020年末上涨497元/吨,涨幅10.9%。

(2)国内经济持续恢复,行业总体平稳运行

2021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在国内疫情散发、多发等因素干扰下,国民经济持续修复,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健康运行。从2021年1-12月份数据来看,呈现出经济增长较快、消费价格较低、就业情况较好、国际收支平衡的特点。随着我国积极财政政策效能提升,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精准,就业优先政策不断强化,保供、稳价和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加大,促进经济持续恢复发展,2021年度我国GDP同比增长8.1%。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114367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5.1%。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18.3%,二季度增长7.9%,三季度增长4.9%,四季度增长4.0%――GDP增速呈逐季递减态势。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83086亿元,比上年增长7.1%;第二产业增加值450904亿元,增长8.2%;第三产业增加值609680亿元,增长8.2%。

2021年12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3%,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收在荣枯线上,表明中国经济全面恢复的态势进一步明确。2021年1-12月制造业PMI均值为50.5%,高于2019年和2020年全年均值。从全年来看,2021年我国经济整体回升,年内经济增速环比下降,但后期受政策呵护,整体又有回升迹象。

2021年钢铁PMI全年均值为43.4%,较去年同期下降2.7个百分点。2021年度,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国内基建、房地产、制造业投资增速出现波动,汽车行业一度面临“缺芯”问题被迫降低产量,自然灾害也导致部分地区建筑施工在一定时期内出现停滞,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下游需求增速有所放缓。今年以来,为保障钢铁资源供应,推动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相关部门连续两次取消部分钢铁产品的出口退税,从5月份起,新出口订单指数连续8个月位于收缩区间,5-12月均值为37.3%,较去年同期下降5.1个百分点,钢材月出口量从6月起开始逐月环比下降,并在11月开始同比转降,但在12月份又有“翘尾”。从全年情况来看,钢材需求整体平稳,对经济复苏有较强的支撑作用。

回顾2021年钢铁行业走势,“双碳”和“双控”是最重要的主题。上半年生产指数均值为50.6%,比去年同期上升3.2个百分点,表明上半年钢铁生产连续上升,数据显示上半年粗钢旬产量屡创历史新高。随着“双碳”概念的提出和推行,粗钢产量不超过去年水平的目标逐步落实,9月能耗双控目标又强化了限产的执行,钢企积极配合政策走向,下半年钢企产量大幅下降。下半年生产指数均值为39.9%,较去年同期下降9.8个百分点。全年生产指数均值为45.3%,较去年同期下降3.5个百分点,表明压减产量政策取得较好成果。

2021年全年中国钢材供需基本平衡,为下游行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展望2022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经济持续

2022年钢价走势图k线图插图

恢复发展的态势不会改变,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为钢材需求总体稳定提供有效支撑。分品种看,机械、汽车、造船、家电、铁道、自行车摩托车等行业钢材需求保持增长态势,建筑、能源、集装箱、五金制品、钢木家具等行业钢材需求下降。综合来看,预计2022年我国钢材需求总量增速将放缓,其中房地产行业受“房住不炒”等政策因素影响面临下行压力,但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将回升,制造业将保持繁荣态势,钢铁出口面临政策面的干扰。

(3)“双碳”背景下,粗钢产量再现同比下降

2020年以来,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工信部定调确保全国粗钢产量同比下降。自6月下旬起,各地区减产逐步开展,粗钢产量逐月回落,7月份起粗钢产量首现同比下降。在钢铁产量压减、能耗双控、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错峰生产、以及冬奥会管控等政策措施联动约束下,2021年粗钢压减任务目标圆满实现。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1-12月,中国生铁累计产量86857万吨,同比下降4.3%;钢材累计产量133667万吨,同比增长0.6%。2021年中国粗钢产量为103279亿吨,同比下降3%,是2015年以来第二次负增长。

就粗钢日产水平来看,年度日产有所下降,2021年1-12月粗钢平均日产283万吨,较2020年全年平均日产290.9万吨减少了7.9万吨;月度日产在2021年4月份创历史新高,为326.2万吨。

(4)原材料价格震荡上移,钢铁市场成本显著上升

2021年我国钢铁原料价格宽幅震荡,总体呈现重心上移趋势。前期,受到全球经济复苏影响,国际钢铁产能恢复带动原料需求增长,铁矿石市场阶段性供应偏紧,矿价一度创下十年新高;后期,随着我国粗钢减产力度加大,铁矿石需求收缩,矿价高位回落;因环保、去产能等原因,焦炭市场出现供应紧缺,叠加疫情对炼焦煤进口的影响,8月份起焦炭价格呈现连续15轮上涨;11月份起,随着保供稳价政策落地,焦炭价格持续开启8轮降价,累计跌幅达1600元。总体来看,原料价格全年均价呈现上移特征。

虽然2021年粗钢产量同比下降,但因钢价大幅上涨,行业整体盈利水平再创历史新高。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1-11月我国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营业收入为88430.6亿元,同比增长35.3%;实现利润总额为4152.9亿元,同比增长104.3%。

1-11月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4万亿元,同比增长8.7%;实现利润1934亿元,同比增长3.2%;销售利润率4.36%,比去年同期降低0.23个百分点。

从以上数据可以推断:2021年度,国内钢铁行业实现利润将创下历史新高。

(5)国内需求小幅下滑,钢材出口呈现增长,进口则大幅回落

2021年,全球经济恢复带动钢铁需求复苏,国内外价差加大,我国钢材出口价格优势阶段性再现,尽管我国两次取消钢材品种出口退税,但全年钢材出口结束5年同比下滑局面,呈现大幅增长态势;而因海外价格高企,钢材进口则显著回落。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12月份国内钢材出口量502.6万吨,同比增长3.6%,环比增长15.2%;1-12月国内钢材累计出口量为6689.5万吨,同比增长24.60%。2021年12月份国内钢材进口量100.1万吨,同比下降26.93%,环比下降29.71%;1-12月国内钢材累计进口量为1426.8万吨,同比下降29.50%。

从数据看,2021年度国内钢材出口量依然偏大,钢材进口量同比降幅明显,进出口相抵,我国钢材实行净出口超过5200万吨,有效化解了国内市场需求下降的风险。

二、2022年钢材市场形势展望

受疫情反复、美联储宽松货币政策退出以及高通胀等因素影响,2022年全球经济运行面临较大不确定性;我国经济运行定调为“稳字当头、稳中求进”,预计政策面会有相应的激励措施出台;为抑制通货膨胀,货币政策将更加灵活精准;在碳达峰目标下,钢铁等高耗能产品出口数量会受到抑制。因此,2022年中国钢材市场价格行情仍会宽幅震荡,品种走势也会有分化。

2021年,全国钢材价格基数上移,预计2022年钢材价格在此基础上难以大幅上涨,市场价格会围绕钢厂的合理利润上下震荡。2022年国内建筑钢材行情会受到以下几个方面影响:

1.宏观经济“稳字当头”有利于国内钢铁行业

2022年国内经济正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决策层重提“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稳增长”必将成为新一年政策主线,总体将利好2022年钢铁行业发展。

2022年,国内货币政策主基调是“稳中有松”,流动性总体将维持充裕,降息预期加强,尽管继续强化定向支持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但其他行业也会同步受益。财政政策提出,“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加快支出进度”。“加快”“超前”意味着部分长期性基础设施将在新一年启动,2021年财政投放偏紧的情况有望改善,基建将作为重要抓手对新一年经济“稳中有进”发挥更大作用。综合判断,政策效果将在2022年第一季度显现。

2. 2022年钢铁需求将稳中有降

尽管国际形势依旧复杂严峻,但我国经济持续恢复发展的态势不会改变,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展望2022年,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构成要素中,制造业投资有望延续回升,基建投资料小幅改善,房地产投资或稳中趋缓,预计2022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整体高于2021年。

(1)房地产调控政策趋缓 行业平稳且有序发展

2021年,在“房住不炒”、因城施策的政策环境下,国家聚焦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确保“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目标落到实处,融资管理调控措施趋紧,一度引起房地产行业的震动,对经济平稳运行带来了冲击。不过,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22年地产政策的定调,市场对地产行业的预期迅速从“加速下行”转向“平缓下行”。2022年,我国将继续推动房地产长效机制建设,加强预期管理,促进房地产行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因城施策、租购并举、差别化精准调控、人才新政、房地产税试点等各类举措灵活互补,商品房市场将更好地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总体来看,虽然央行信贷政策有所松动,但房地产政策调控的方向没有改变,与2021年下半年相比,地产周期下行的幅度将趋缓。基于上述判断,我们认为2022年地产对建筑钢需求会有下降,但不会出现“断崖式”下挫。

(2)宏观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基建投资迎来显著增长

基建投资主要对冲房地产景气度和出口增速的下行,2022年度,为实现“稳增长”目标,财政政策有望发力,将倒逼基建投资回升:预计全年基建投资实现4%的增速,尤其在二季度会有发力;具体反映在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提前,发行量相应提升。

2022年政策对基建投资的支持力度将明显加大,首先表现在资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牛股–股民的股票财经新闻分享 > 年后钢价怎么走?2022年度走势预警报告

优特钢2022年上半年回顾及下半年预测

导语:回顾2022年上半年优特钢走势,整体价格呈现先扬后抑。一季度,优特钢价格表现与去年同期基调基本一致,春节过后,受到成本端、需求双重推动,优特钢价格偏强运行,而后由于国内疫情及国际地缘冲突不断加剧的影响,导致需求不及预期,钢价开始逐步阴跌。二季度,“五一”假期后疫情影响加重,需求长时间未能好转,价格下跌加速。总体来看,上半年优特钢在“强预期,弱现实”中反复博弈。对于下半年优特钢市场走势,从国外通胀、货币、原油及俄乌战争等因素,考验我国政策导向及出口。而国内需求基建、房地产以及制造业等需要在政策、资金、项目落地等多管齐下的刺激下缓慢修复,预计下半年优特钢市场将呈现先跌后涨宽幅震荡。

一、上半年优特钢价格先扬后抑

1、钢市库存压力较大 市价大幅震荡运行

上半年国内优特钢市场价格先抑后扬。一季度,在各种宏观利好的刺激下,原料端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对市场价格形成一定的支撑,并持续走高,截至3月底,主导地区江苏、山东地区45#钢潍钢。莱钢、淮钢、中天产分别报价5520元、5450元、5400元。较年初分别上涨240-300元不等。

二季度,受3月份吉林、上海等地疫情影响,尤其上海疫情散发全国近30个省市,且周期两个多月,对于本地以及周边江浙地区运输、制造等行业影响重大,其中吉林、上海两地占全国汽车产量20%,对于汽车用钢形成明显制约。钢厂订单逐步减少,市场价格持续走低。其中4-6月份中天、淮钢对优特钢出厂价格累计下调810元。

据兰格钢铁云商平台监测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全国十大主导城市碳结钢(45#)平均价格4848元,较年初跌398元。合结钢(40Cr)平均价格5097元,较年初跌363元。

2、高库存压力下 钢厂开始减产保价

上半年钢厂出厂价格以下调为主要基调,优特钢尤其普优品种6月中下旬出现亏损,且在需求萎缩、库存压力、前景迷茫、无重大政策支撑的情况下,个别钢厂开始增加停产、减产计划,预计7月份优特钢产量有所下降,具体检修情况如下:

表1:6月份优特钢厂检修、减产汇总

二、2022上半年国内优特钢供需情况分析

1、优特钢产量同比小幅下降

1-6月份我国优特钢产量小幅下降。据兰格网对样本企业统计,2022年1-6月,国内优特钢累计产量1223.87万吨,与去年同期的1590.89万吨,减少367.02万吨。前期疫情影响原料运输不畅,钢厂被迫减产,后期因需求不济、亏损加大导致主动减产,预计7-8月份钢厂减产力度还将扩大,来缓解供需矛盾。

2、钢厂库存小幅增加

截至6月29日,江苏优特钢厂优特钢总库存55.6万吨,较上月增加3.4万吨,环比上升5.81%,较去年同期上升9.86万吨,同比增加23.91%。

截至6月29日,山东地区9家钢厂优特钢总库存31.41万吨,较上月增加1.89万吨,增幅6.63%。

从两地钢厂库存同期来看,均高于去年同期,山东地区钢厂减产力度加大,后期库存压力会有所缓解,而江苏地区钢厂在亏损边界线徘徊,且为保市场份额,闷炉减产意愿不强,后期库存压力无疑会加大。

3、下半年我国钢材出口不乐观

据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6月份,我国出口钢材755.7万吨,同比增长17.0%;1-6月,我国出口钢材3346.1万吨,同比下降10.5%。6月份,我国进口钢材79.1万吨,同比下降36.8%;1-6月,我国进口钢材577.1万吨,同比下降21.5%。上半年进出口双双下降,6月份出口虽有增加,但多是受4-5月份国内疫情导致交通运输不畅而延后出口。在国际需求持续萎缩,我国钢价几无优势的情况下,未来出口情况不容乐观。

三、汽车行业下半年开始发力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1-6月,国内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11.7万辆和1205.7万辆,同比下降3.7%和6.6%,降幅比1-5月收窄5.9个百分点和5.6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我国汽车行业面临“供给冲击、需求收缩、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企业正常生产经营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从今年上半年国内汽车产销表现来看,总体呈现出“U型”走势。1-2月,国内车市开局良好,产销稳定增长,到3月中下旬呈现快速下滑,3-5月损失销量约100万辆,6月再次呈现出明显增长态势。

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66.1万辆和260万辆,同比均增长1.2倍,市场占有率达到21.6%。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占乘用车总销量比重达到24.0%,中国品牌乘用车中新能源汽车占比已达到39.8%。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尽管也受疫情影响,但各企业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产品,供应链资源优先向新能源汽车集中,从目前发展态势来看,整体产销完成情况超出预期,在“汽车下乡”、“减购置税”等政策加持下,下半年汽车行业还将发力,尤其新能源车。

2022年6月重卡销量5.3万辆,环比5月增长8%,有回暖迹象,同比(去年6月重卡销售15.77万辆)下降66%,销量及同比增幅仍处于近年同期的最低点。2022年上半年累计销售重卡37.8万辆,同比下降64% (去年同期销售重卡104.5万辆),比今年1-5月的63.4%的累计降幅扩大了近0.6个百分点,可见今年重卡市场的“年中考试”交出的成绩并不理想。

四、下半年机电行业有望在困局中突破

据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6月份,内燃机销量388.37万台,环比增长18.39%,同比下降2.92%。功率完成24307.81万千瓦,环比增长31.50%,同比增长6.10%。1-6月内燃机累计销量2145.20万台,同比下降14.42%;累计功率完成127705.79万千瓦,同比下降18.85%。分燃料类型情况:6月,在分柴、汽油大类中,柴油机环比增长,同比及累加仍表现为大幅下降,降幅较上月小幅收窄;汽油机环比较快增长,同比与去年同期持平,累计同比仍为下降态势,但降幅有所收窄。

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6月份,22家装载机制造企业销售各类装载机11457台,同比下降5.78%。其中国内市场销量7571台,同比下降15.7%;出口销量3886台,同比增长22.4%。2022年1-6月,共销售各类装载机65280台,同比下降23.2%。其中国内市场销量44037台,同比下降34.5%;出口销量21243台,同比增长19.5%。2022年1-6月共销售电动装载机499台,均为5吨装载机,其中6月119台。

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6月份,26家挖掘机制造企业销售各类挖掘机20761台,同比下降10.1%;其中国内11027台,同比下降35%;出口9734台,同比增长58.4%。2022年1-6月,共销售挖掘机143094台,同比下降36.1%;其中国内91124台,同比下降52.9%;出口51970台,同比增长72.2%。

五、制造业PMI指数小幅下降

2022年6月份全球制造业PMI为52.3%,较上月下降1.2个百分点,没有延续上月的上升趋势,且创出年内新低。二季度,全球制造业PMI均值为53%,较一季度下降1.6个百分点。分区域看,6月份,亚洲制造业PMI较上月微幅上升,欧洲、美洲和非洲制造业PMI较上月均有不同程度下降,降幅均在2个百分点左右。综合指数变化,全球制造业增速有所放缓,且放缓速度较快。欧美地区制造业增速出现较大幅度放缓是全球经济复苏稳定性趋弱的主要因素。

综上所述,在二季度我国GDP增长0.4%,上半年平均增长2.5%,要达到全年增长5.5%目标困难较大,从政策面还需有“猛药”制约经济下行的压力,激发内需。在钢厂大面积亏损、减产的倒闭下,铁矿石、煤焦等原料还将继续走低,供需矛盾激化主导权将交由钢厂选择减产,市场在陷入“低预期、低需求”胶着阶段后,优特钢价格在创新低后反弹,下半年将宽幅震荡为主,市场操作将会变得谨慎,市场信心修复需要时日。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万江智能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jzhineng.com/5262.html

作者: admin

山西2018年钢材价格走势

2022年钢价走势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16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3416014780@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